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张廷玉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
上接:1749年78岁的张廷玉疯了一样吵着退休,乾隆百般拖延(1749年乾隆用鄂党为刀钝割张党,张廷玉说我要退休其他都不管)乾隆爱玩虚,唯一进入清太庙的80岁汉臣张廷玉真是糊涂(乾隆爱玩虚的,够狠!不体谅年近80的三帝老臣张廷玉)第二天一早,儿子张若澄就代父进
张廷玉,历经康雍乾三朝,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以及文渊阁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诸多要职,被誉为康雍乾三代皇帝的“首席秘书”。他以“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为圭臬,其言语之道值得学习。
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
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
痛击英法联军
与俄人力争
清末海军将领
出任首任驻英公使
翻译中国“四书”中的三部
同光年间书法家第一
推行洋务运动
创11项“中国第一”
代表作品《资政新篇》
清末著名外交家
摩天岭之战辽东战役
翻译中国“四书”中的三部
《金鸡谈荟》等
清代基督教牧师
骈文家
首位御用摄影师
清高宗十三子
清朝孝静皇后
平定叛乱
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康熙第二子
湘军初创时期第一勇将
九江镇总兵官
侯官
平定太平天国叛乱
清朝将领
北京禁卫军首领
礼部侍郎
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
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
南明抗清官员
明代思想家
明朝官员
元朝创建者
破越败齐
春秋时期齐国君主
太监
明末大臣
思想家、教育家
平哱拜之乱
说楚合纵脱颖而出
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